各地中考

按省/直辖市查询:北京 | 上海 | 天津 | 重庆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 台湾 | 香港 |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蒙恩招生网 > 中考资讯 > 报考 成绩查询

2019年自考心理学模拟考试及参考答案一

来源:www.xljzw.com 2025-08-10

中考成绩查询

简答卷

1、患病后患者一般有什么心理疾病?

一个人躯体患病后的心理变化主要表目前心理过程和人格上的变化: 1、认知功能的变化:患者主观上感觉异常是患者认识上的变化。这种主观的强化使患者的注意力、感知觉、记忆力、思维能力都围绕着躯体的疾病产生异常反映。对自己的注意力增强;感受性提升,对环境刺激和变化更敏锐,对时间、空间等的定向力发生障碍,甚至产生错觉、幻觉;记忆力衰退,健忘;逻辑思维能力遭到损害,对疾病的剖析判断降低,对治疗表现得优柔寡断。疾病可以直接或间接的损害患者的认知功能,甚至导致认知功能障碍。 2、情绪活动的变化:情绪变化是患者在病中都将不同程度体验到地最容易见到、非常重要的心理变化,它突出表目前患者情绪活动的强度和稳定性上,患者的消极情绪反应增多,强度增大;情感脆弱,易激惹受伤害,容易悲伤哭泣。 3、人格变化和意志行为变化:人格变得自我中心、放任自己,过分依靠,独立性减弱,感情用事,性情不稳定,过分需要增多,盲从、被动、缺少主见等。

4、 简述医患关系

医患关系就是医护职员与病人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交往过程,是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依据医患双方在一同打造及进步医患关系过程中所发挥有哪些用途、各自所具备的心理方位、主动性及感受等的不同,可以将医患关系分为三种基本模式,主动-被动型、指导-合作型、一同参与型。

5、简述情绪与情感有什么区别

情绪与情感这两个定义在大家的日常并严格区别。情绪一般是作为情感的近义词来运用的,但在心理学上却是两个不一样的定义,主要表目前以下三个方面: ①情绪与生理需如果否获得满足有关。而情感则是与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 ②情绪具备明显的情境性,它总是由当时的情境所引起。一旦情境发生改变,情绪会非常快消失,一般是不稳定的。而情感则不同,一般不受情境左右,具备稳定性、深刻性。③情绪比情感强烈,具备较大的冲动性和较明显的外部表现。而情感体验一般较弱,极少有冲动性。,

6、 怎么样巩固所学常识

1、集中注意力,学习时集中注意力。对事物印象深刻,易于长时记忆的形成,反之则精神疲乏,意识模糊可影响记忆的过程和成效;2、记忆力目的明确。记忆目的越明确越具体,记忆成效越好,漫不经心,记忆痕迹非常不稳定,影响记忆成效;3、积极思维,力求理解;4、在活动过程中记忆。动手与动脑相结合,培养好的预习、复习及概括的习惯;5、准时复习。使用多种化办法复习,看、想、写相结合,尝试背诵;6、合理用脑、讲究心理卫生。合理安排作息,劳逸结合,维持学习时情绪的稳定和愉快。

7、 心理健康的意义

心理健康的定义:包含三层含义,一是指心理卫生学,二是指心理健康状况三是指专业或实践即心理卫生工作。心理健康的现实意义:
1)能够帮助心理问题的防治。
2)能够帮助人的心理健康的进步。
3)能够帮助推进精神文明的建设。

8、 患者自我意识可能的变化

自我意识的定义:个体对自己作为主体和客体存在的各方面的意识。自我意识的三个特质:自我意识的社会性、自我意识的能动性、自我意识的同一性。当一个人患了疾病之后,自我意识的变化:
1)角色行为冲突;2)角色行为缺如;3)角色行为适应;4)角色行为衰退;5)角色行为强化;6)角色行为异常

9、 心理测量

心理测量的概念:是指在标准的情境下,对个人行为样本进行客观剖析和描述的一类办法。这肯定义有以下四点含义:
1)行为样本,通常情况下,人的心理活动都是通过行为表现出来,心理测量就是通过测量这类人的行为表现来间接反映心理活动的规律和特点。
2)标准情境,从测量情境来看,需要所有被试者均用同样的刺激办法来引起他们的反应,也就是测量的推行条件、程序、记分办法和判断结果标准均要统一;从受试者的心理情况来看,需要受试者处于最能表现所要测量的心理活动的最好时期。
3)结果描述:心理健康测试一般分为数目化和划分范畴两类。
4)心理健康测试工具:一种心理健康测试就有相应的一套工具或器材,包含测验材料和用手册。

10、 医患关系的意义

医患关系的概念:是医护职员与病人之间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交往过程。好的医患关系有哪些用途和意义主要体目前以下几个方面:
1)好医患关系是医学模式转变的需要。
2)好医患关系是医疗活动顺利拓展的首要条件。
3)好医患关系可调节病人心理状况,有益于健康恢复。

11、患病后患者一般有什么心理疾病?

一个人躯体患病后的心理变化主要表目前心理过程和人格上的变化:
1、认知功能的变化:患者主观上感觉异常是患者认识上的变化。这种主观的强化使患者的注意力、感知觉、记忆力、思维能力都围绕着躯体的疾病产生异常反映。对自己的注意力增强;感受性提升,对环境刺激和变化更敏锐,对时间、空间等的定向力发生障碍,甚至产生错觉、幻觉;记忆力衰退,健忘;逻辑思维能力遭到损害,对疾病的剖析判断降低,对治疗表现得优柔寡断。疾病可以直接或间接的损害患者的认知功能,甚至导致认知功能障碍。
2、情绪活动的变化:情绪变化是患者在病中都将不同程度体验到地最容易见到、非常重要的心理变化,它突出表目前患者情绪活动的强度和稳定性上,患者的消极情绪反应增多,强度增大;情感脆弱,易激惹受伤害,容易悲伤哭泣。
3、人格变化和意志行为变化:人格变得自我中心、放任自己,过分依靠,独立性减弱,感情用事,性情不稳定,过分需要增多,盲从、被动、缺少主见等。

12、怎么样增强记忆?

1、集中注意力,学习时集中注意力。对事物印象深刻,易于长时记忆的形成,反之则精神疲乏,意识模糊可影响记忆的过程和成效;2、记忆力目的明确。记忆目的越明确越具体,记忆成效越好,漫不经心,记忆痕迹非常不稳定,影响记忆成效;3、积极思维,力求理解;4、在活动过程中记忆。动手与动脑相结合,培养好的预习、复习及概括的习惯;5、准时复习。使用多种化办法复习,看、想、写相结合,尝试背诵;6、合理用脑、讲究心理卫生。合理安排作息,劳逸结合,维持学习时情绪的稳定和愉快。

13、基本的情绪形式有什么?

答:⑴快乐。是愿望得以达成,紧张得以解除的情绪体验。

⑵悲哀。悲哀与失去所盼望、追求的东西有关。

⑶愤怒。因为目的和愿望不可以达到,一再遭到挫折,内心紧张渐渐积累而产生的情绪体验。

⑷恐惧。是面临或预感危险又缺少应对能力时产生的情绪体验。



14、知觉的基本特质?

答:⑴整体性。

⑵选择性。

⑶稳定性。

⑷理解性。



15、心理健康的规范?

答案1、马斯洛和米特尔曼提出的十条筹备,包含:有充分的适应力;充分知道自己,并对我们的能力作适合的估计;生活目的能符合实质;与现实环境维持接触;能维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具备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能维持好的人际关系;适度的情绪发泄与控制;在不违背集体意志的首要条件下,能作有限度的个性发挥;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状况下,个人的基本需要能适合满足。

答案2、国内学者提出的心理健康的规范,包含:
1、智商正常;2、情绪好;3、人际和谐;4、适应环境;5、人格完整.

17、 按目的和功能可把心理健康测试分为哪几类?

答:按目的和功能心理健康测试分为⑴能力测验;⑵人格测验;⑶神经心理健康测试;⑷评定量表;⑸职业咨询测验等。



16、为了保证心理健康测试结果的准确,对主试有什么需要?

正确答案:合理选择心理健康测试对于心理评估来讲是非常重要的,临床心理评估工作者在实质工作中应该注意选择心理健康测试需要遵照的一些原则:
1、依据临床或科研工作的不同目的选择不同类型的心理健康测试或组合用心理健康测试;2、选择常模样本能代表被试者条件的测验;3、优先选择标准化程度高的测验及有结构的测验;4、在使用海外引进的心理健康测试时,应尽量选择经过国内修订和在标准化的测验;5、主试者应该尽可能使用自己熟知和具备用经验的测验。

其他答案:如将命题审成心理评估职员的职业道德需要即:
1、认真客观的态度;2、保护被试者利益;3、管理好心理评估工具。给4分。

18、简述患者心理需要的内容

患者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在满足需要的重要程度和迫切性上有不同于正常人的状况,表现出的需要的类型和特征也不同:

1)接纳的需要

2)尊重的需要

3)提供诊疗信息的需要

4)安全的需要

19、简述挫折产生是什么原因及影响原因

引起挫折是什么原因有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是什么原因,客观原因包含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原因,因为受客观环境的限制,使个体的目的没办法达成。主观原因包含个体生理与心理条件的限制。

影响挫折的原因包含:
1)抱负水平;2)个人容忍力;3)外部原因,自然环境原因和社会环境原因等。

自我意识等

20、 简述病人中心疗法的理论基础?

由罗杰斯所创立,其理论基础是人本主义的心理学理论。主要有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罗杰斯的自我理论等

相关文章

热点专题

  • 深圳自学考试00153《水平管理(一)》模拟考试(一)
  • 2024年4月北京自学考试鲁迅研究部分试题及参考答案
  • 2024年4月北京自学考试社会学概论部分试题及参考答案

[中考成绩查询]05156经济学原理自考

[中考成绩查询]2024年重庆中考分数线